一絲一縷漸圓夢,不負人間四月天。4 月 23 日,存志首屆“建造節·結構賽”活動隆重舉行。本屆賽事由上海市十五中學(同濟大學附屬存志東校)和同濟大學附屬存志學校聯合舉辦,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土木工程學院協辦。兩校的初二年級學生組成了83支隊伍參賽。

建造節上,同濟大學建筑與城市規劃學院王珂副教授在“空間想象與構成設計”講座中向學生闡述了空間構成概念、方法、工藝、技巧的學習與研究,要求各參賽小組,基于給定的當代繪畫名作作為圖紙,完成空間再現模型的設計與制作。提示學生將抽象思維與形象思維有機結合起來,把二維設計圖紙轉變設計成三維空間。

在接下來2個小時的創作比賽中,各組參賽選手積極商議選題、認真構思設計、巧妙選材搭建、不斷修正美化,各小組均按時完成了作品制作。最后的點評優秀作品環節,更是精彩紛呈,同濟大學徐甘副教授和王志軍副教授對學生的創意與能力給予了高度評價,稱贊他們的作品比預想的更加優秀。


結構賽中,同濟大學沈水明教授先進行了30分鐘有關“結構模型設計與制作”的講座。用生動的講述讓學生了解了什么是土木工程,什么是建筑結構,并向學生展示了具有代表性的“多層結構模型”。比賽過程中,參賽學生精心設計結構樣式,認真規劃材料切割方案。雖然在實際搭建過程中不斷遇到一些問題與困難,但同學們都能迎難而上,不斷改進。最令人激動的是最后上臺檢測環節,有三分之二小組的作品都達到了4千克的承重要求。成功的小組收獲了掌聲,失敗的小組也汲取了寶貴的經驗。活動在熱烈的氛圍中落下了帷幕。


全身心投入和浸潤式體驗,讓建筑不再冰冷,讓結構更為靈動。感謝同濟大學老師們的努力付出,建造節活動讓學生學到了專業方面知識,體驗了創造的趣味,更體驗到了合作的快樂。